23/03《生还之日》剧评

雁北堂轻体量改编剧本系列第二弹

Posted by Mystery Reviewer on March 31, 2023

发行模式

考虑到一些朋友不太了解本作发行「雁北堂」,博主在这里先介绍下他们家独特的发行模式:本作是由原创小说《生还之日》改编而来的剧本杀作品,剧本杀内容基于小说设定,在购买小说时会赠送整套剧本杀。因此,本作玩家既可以去剧本店玩本,也可以买下小说及附赠剧本杀后喊几个朋友来家里自助开本。

对此,博主的个人建议是花二十块钱买个正版全套朋友之间玩玩就行,因为剧本店里往往把这个本按照一般盒装本的标准定价,但本作的内容体量明显比常见的盒装本还要单薄一些,故专门去剧本店玩本得不偿失。

内容评价

本作又是雁北堂最拿手的多重世界线架空设定,原作小说与剧本杀共享世界观与基础设定。但剧本杀内容短小且采用碎片化叙事,与原作剧情并无明显关联。

前作《桐花中路》剧本杀中为人诟病的角色边缘问题,在本作中得到极大改善。相比前作中某角色的出场只是提供被害人的视角,本作中四个角色全都从不同角度与剧本核诡紧密相连,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各司其职」,可谓是剧本设计的一大亮点。

但是本作推理部分,问题就比较严重了。若说前作《桐花中路》是在接受剧本设定的前提下确实每一个案件都能自圆其说。那么本作《生还之日》就已经到了即使玩家接受全部设定也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步。

本作中基于生肖设定的年龄叙诡,2022年的推理本《红黑馆》早已用过,如今再看已经不算新颖了。

剧本中人物刻画违背常理,观感上十分割裂。试想,消防员能单手接住从五楼摔下来的人已属奇迹,后续还要在一只手已经受伤的情况下把人扔到几米外则更是神才能做到。此类神人,上级连个集体宿舍都不肯分配给他,天理何在?(捂脸)

在《生还之日》原作小说中,男主照了镜子后以为自己原本就长这样,多少还符合常人思维。但在《生还之日》剧本杀中某角色仅仅因为自己相貌与黄贯中有些许相似就误认为 Beyond 乐队海报上是自己和身边的人,实在是跳脱了正常人的思维模式。

案件手法高度依赖巧合性,必须在所有涉案人员都是无意识机械执行指令的机器人,不得有任何差错的前提下,手法才有可能实现。

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案件反转后揭露的动机。若说前作《桐花中路》的手法反转是致敬柯南第51集《图书馆杀人事件》,那么本作《生还之日》的动机反转看上去就像是致敬柯南第570~573集《杀人犯,工藤新一》。放在剧本背景下完全违背了科学常识。

剧本就时间设定而言,可视为《生还之日》原作小说的前传,但内容深度远不及原作小说。同样是一句「警惕你身边所有的人!」,原作中表达的是男主深爱着妻子与孩子,但不得不面对幸福幻象与痛苦真实之间的两难抉择,正如电影《黑客帝国》中红色药丸与蓝色药丸的艰难选择。而剧本中表达的只不过是家庭成员之间基于无知的相互猜忌与陷害。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表现平平、可玩可不玩的轻体量剧本杀作品。